持仓分析:多头老大易主
过去数月里,欧盟对俄制裁局限于资产冻结、旅行禁令等手段,这是首次对俄经济部门实施制裁。
6月,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56.0%,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生产运营的中间投入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涨。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2.2%,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表明建筑业市场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住宿业、道路运输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及修理业、零售业、铁路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企业业务总量减少与此同时,国内高温天气即将登场,建筑工地开工势必会受到影响,淡季效应显现会使钢材需求量萎缩加速,激化钢市供需失衡矛盾。笔者日前通过参加大商所举办的华北煤焦产业链调研得知,目前国内钢企主要依靠原料铁矿石购进价格跌幅大于产成品钢材的售价跌幅而盈利,摆脱了去年的亏损局面。钢铁领先指标预示行业低迷景气度连续回落的楼市景气度无疑给钢市景气度造成负面影响。数据显示,6月河北钢铁行业PMI为45.9%,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跌至荣枯线下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6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8.3%,虽较上月回升1.9个百分点,但依旧未能回升至荣枯平衡线以上,且反映出钢铁行业整体形势依然低迷,而河北地区的钢铁行业PMI指标更是与之形成背离。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数据,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923元/平方米,比5月下跌0.50%,这是连续第2个月出现房价环比下跌,且跌幅扩大0.18个百分点。总人口增加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信奉科技的乐观主义者,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他们对新发现抱有极大的信心,以至于他们预计增长将会加速,而非下降。然而,为了延续人均产出每年增长2%这一神奇趋势,美国可能需要中国和印度出现更多的硅谷,让他们加入对提高生产率的永恒追求,包括在同一英亩的土地再增产一蒲式耳玉米。然而,衡量经济进步的最可靠指标是每小时工作实现的GDP的增长。英特尔、主频以及生产率增长的度量近期的生产率增速放缓是否只不过是一个统计上的误判?最近,经济学家大卫伯恩(David Byrne)、斯蒂芬奥利纳(Stephen Oliner)以及丹尼尔西谢尔(Daniel Sichel)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微处理器的价格和性能数据之间有一种有趣的差异(见上图)。
这就意味着生产率增速的回落。英特尔不再一味提高主频,而是开始在同一芯片卡上集成多个相同的基础处理器。
2006年转折点就出现了,大概从那时开始,英特尔实实在在地巩固了自己相对于AMD的市场地位,奥利纳说。它们大多数还没进入商业化阶段。但最近十几年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比起猜测还有什么技术有待发明,这种分析有助于形成更站得住脚的预测。
其一就是英特尔的市场势力提升了。他说:生产率的真正提高大概会来自无人驾驶卡车。但这一点对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成立。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含蓄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答案不那么令人兴奋,与历史均值差别不大,他们认为人均产出增长将会略低于2%。
但它并非是唯一议题。Climate Corporation去年被孟山都(Monsanto)斥资9.3亿美元收购。
按照戈登的说法,从19世纪一直到1972年,生产率增长较快,年均达到2.4%,随后从1972年到1996年放缓至1.4%。Climate Corporation展示了美国依然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电脑仍能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过去120年来人类似乎遵从着某种必然规律,人均产出每年增长约2%。计算机能否持续对生产率做出广泛贡献,是当前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争议的焦点是:我们应该预期今后几十年的生产率增长是像1996年到2004年那样达到2.5%,还是像2004年以来那样仅为1.3%?尽管布林约尔松对乌托邦的技术进步有着星际迷航(Star Trek)式的憧憬,但戈登更像是赛博朋克(cyberpunk),在他设想的世界中,计算机可能变得更加强大,但普通人生活水准只是缓慢上升。约有0.4个百分点的增长来自人力资本(更好的教育)。他们得到的数据显示计算机芯片的发展速度已经大幅放缓。从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到什么是美国企业最明智的投资水平。
收成增幅可能高达5%,而这仅仅是开始。若加上人口的适度增长,经济整体就能以每年2%或略微高一点的速度扩张。
主频,以兆赫或者千兆赫为单位,是最为人所熟悉的衡量芯片处理速度的方式。竞争变少,老产品降价的速度就可能会变慢。
他们发现,劳动者人均资本的增加几乎没有任何贡献。他指出,即使是要达到这一目标,也意味着得不断推出像智能手机这样的创新产品。
对于无人驾驶汽车这类发明有望带来的生产率提高(比如让车主回复电子邮件,而不用转动方向盘),戈登也不以为然。与此同时,在1998年到2000年间,微处理器计算能力的单价曾每年下降70%,而最近其下降的速率已经放慢到每年3%到4%。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发现所带来的改进有望达到可持续水平。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在其最近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与较长期增长有关的预测出现了一些小幅下降。
中国、印度及其他地方的巨大人口正加入全球经济,这些国家正在改进他们的教育制度,并把更多的研究人员投入科研第一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戈登教授预计生产率增长将会减速,或许与过去10年的增速相符。
跟昔日的其他科技创新一样,此类自动化将解放大量劳动力,使他们能够投入新的任务。他们做出的任何发现都能应用于美国乃至其他任何地方。
弗纳尔德的长期预测是2.1%。计算能力的指数级提高,以及快速传播创新的能力,可能意味着20世纪90年代末的增长再度到来。
奥利纳目前任职于华盛顿智库机构美国企业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他对机器人的潜力相对更加认同,但不太相信机器人已经强大到足以替代人类。先是小学、接着是中学乃至大学教育的普及,在几代人时间里推动着经济增长,但现在平均受教育年数的增长已经停滞。回想一下过去2、3天里你接触的每一位员工,再想想未来20年机器人能否取代他们?两位教授的论点都有一个奇特之处它们有多么不像经济学方法。
然而,对于做出发现的过程,经济学有相当大量的现成理论,其依据是不那么革命性的洞见:突破依赖于研发投入。该公司致力于精细农业,让数据科学的威力助推农业。
首先,美国人口增速处于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从上世纪90年代的每年约1.2%,降至近年的0.7%。他们的焦点在更大程度上是进一步发现的空间,而不是经济体做出此类发现的能力。
答案取决于Climate Corporation等公司。AMD是英特尔的主要竞争对手。